70年老药企“拥抱”AI新科技 九如发展集团以科研创新不断激发传统制药企业市场活力


  作为一家70余年历史的传统医药企业,九如(山东)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转型升级的探索路径上,坚守“品质第一”的初心,瞄定“科研创新”的目标,借助“数字智能”的赋能,让“老字号”成为“常青树”,形成新质生产力,向着国内一流的集研发、生产、智能制造的全链医药企业目标奋力迈进。

  坚守品质初心 彰显责任担当

  提起九如发展集团,不少市民可能不熟悉。其实,这是一家有着70多年发展历史的济南本土制药企业。九如发展集团成立于2022年,前身为济南第三制药厂(现为济南永宁制药份有限公司),起源于1950年成立的济南制药厂(1993年更名济南第三制药厂),是省内建厂最早、剂型较全、生产品种(含精神类)最多的制药企业之一。

  沿着济南经十路一路向东,驱车越过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东行1公里,3栋高挺的研发楼格外醒目,这便是济南生物医药港。作为园区规模最大生产型企业——九如(山东)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就落位于中区8号楼,整体面积达3万平方米。

  近年来,九如集团抢抓机遇,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,布局生物创新药等赛道,成绩斐然。目前,九如集团拥有从项目调研、合成工艺开发、杂质制备、制剂研究、质量研究、申报注册到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及生产技术指导全程服务体系,是国内领先的从事医药新产品开发、技术转让的高科技医药研发技术公司。公司拥有国家药品产批准文号159种品规,主要涵盖抗感染类、消化系统类、内分泌系统类、皮肤类、心脑血管系统类、抗肿瘤类、神经系统类等7大领域,在售品种品规17个,持有“鹤灵” “诺君沙”“润灵”“彤美雅” 等16个驰名商标,总年产量超50亿单位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疫情防控期间,布洛芬市场需求激增。作为济南本土唯一可以生产布洛芬的企业,九如集团子公司永宁制药停掉了其他品种药物的生产,为全市供应了约300万片布洛芬,有效缓解了当时“一药难求”的局面,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。

  重视新药研发 进军生物药领域

  近年来,九如集团抢抓机遇,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,重视新药研发的同时,布局生物创新药等赛道。

  公司秉承以人才为根本,技术为依托的发展理念,创建两家医药研究院,建设国内领先、国际一流的药品研发实验室。每年投入不低于2亿元用于生物药、合成药、放射性核素药、医美产品的创新与研发,并与山东大学、山东中医药大学、沈阳药科大学以及山东省药学院、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保持紧密合作,每年开展约100个新型药品研发项目的开发工作,每年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可用于临床的药品达40种以上。

  “目前我们针对生物抗肿瘤药物、生物单克隆抗体药、干细胞治疗药物、CAR-T细胞治疗药物等领域,建立了手性药物研发平台、难溶性药物研发平台、精神药物研发平台、包材相容性平台、缓/控释制剂技术平台等个技术平台,并有30余个研发品种已完成基本研究内容或已完成中试研究,在研品种60余个,目前正在进行及申报的一致性评价品种及新药数十个。”九如集团董事长郝志艳表示。

  拥抱数字智能 推动医药科技创新

  拥抱数字智能,以“智”提“质”。新的时代,九如集团不断加快数字化、智能化进程,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,深度挖掘大数据在新药研发领域的价值,聚焦智能生产,打造智慧工厂,加快形成企业新质生产力。

  “公司利用前期已投入运行的超级计算机,模拟新药开发数据,以提升扩大公司科研软实力优势。研究院计划每年新开发不低于100个新药项目并成功上市。”九如集团副总经理王霞表示,九如集团搭建医药系统研发平台,打造智能制造平台,促进研发生产转型升级。正在建设的新型智慧工厂将采用智能化装备,结合AI设备与SCADA数据采集、WCS调度系统,利用DCC数据计算平台统一协调处理,最大激发新生产基地的产能。

  预灌封注射剂在生物制药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。当前,预灌封注射剂在抗血栓药、生物制品、疫苗、医美、胰岛素及留置针+PICC管推动预充式等药物领域得到普遍应用。预计2025年我国预灌封注射剂市场规模将达到32亿元。九如集团抓住这一机遇,在生物医药港建设3条预灌封注射剂生产线,将正在研发的水针剂品种全部进行预灌封开发,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预灌封针剂生产基地。

本文转自 --济南日报·济南发布